我国康复机构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5-05-24

自上一世纪80年代康复医学引入我国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国家级康复中心、省级、地市、县级复中心以及大量的社区康复机构,同时,全国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还成立了康复医学科,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康复机构网络。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多途径管理等原因,我们在康复机构的建设标准、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康复机构的建设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康复资源现状,探讨今后我国康复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1.我国康复机构基本状况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目前,我国的康复资源主要分布在残联系统、卫生系统、人事及社会保障系统、民政系统、教育系统以及社会机构等六个方面。  

1.1残联系统  

机构数量:国家级中心1家,省级康复中心29家, 地市级康复中心93家,县市级康复机构2500余个,   主要服务对象:残疾患者  机构特点:残联系统中除了建有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这样的大型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外,还初步建立起了全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目前,已定点覆盖到县级,除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外,还可为残疾人提供残疾人用品用具等其他服务。  

1.2卫生系统  

机构数量: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9.1%;  

主要服务对象:急、慢性病患者等  

机构特点:卫生系统康复资源主要存在于各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已具备较大规模,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手段大都以传统理疗和中医为主。  

1.3其他系统  

1、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系统  主要服务对象:工伤患者等  机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些地区开始建立专门为工伤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工伤康复机构。服务模式以后期康复和职业康复为主。  

2、民政系统  

康复医学在全国普及的同时,各级民政部门设置的疗养机构开始在机构内部增设康复服务内容,将疗养保健与康复治疗融为一体。  

服务对象:老年人等特定人群  

特点:这类机构一般设置在风景区或旅游区,治疗理念以休闲、疗养为主兼顾部分康复, 相关的康复服务内容比较局限,功能设置不太完整。  

3、教育系统  

教育系统康复机构大多分布在一些特殊教育学校,以特殊教育和某类特定疾病的康复为主,如聋哑学校开展的言语康复,盲校开展的低视力康复,弱智学校开展的智力康复等。  

主要服务对象:残障儿童和青少年等  

机构特点:这些机构的康复治疗大多与教育内容结合紧密,专业内容更加细化,局限性更大。  

4、民办康复资源  

当前,部分社会、民营资本进入康复产业,建立起一些民办康复机构。  

服务对象:低收入、需要康复服务人群  

机构特点:民办康复机构通常规模较小,大部分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提供的康复手段十分有限。但也有个别民办康复机构管理、服务相对比较规范,在区域内享有较好的口碑。这类机构一般灵活性较大,收费比较低,服务人群主要是收入相对较低、需要康复的人群。  

2. 战略分析(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  

1、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经过2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康复事业得到了繁荣发展,各级康复机构建设的社会化进程有很大提高。截至2011年底,已有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先后建立大型康复机构,全国各类康复服务机构达8万余个。此外,残联系统还将在“十二五”期间再建设1491个省、市、县级康复机构。届时,我国8500万残疾人将会得到更好、更优质的康复服务,生存质量和平等参与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  

2、康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康复医疗机构设置已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社区康复的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大型综合性康复中心、独立的综合与专科康复中心、社区康复站、家庭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康复服务资源区域格局初步形成,在北方地区,形成了以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技术资源中心的区域布局,在华东、西南、华南也分别形成了上海、成都、广州等区域康复资源核心点,并带动着周边区域不断形成更多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兴力量。  

3、康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通过实施加强人才培养、扩大机构规模、开展康复科研、增强国际交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等一系列举措,各地康复机构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康复医疗各个领域和各个专业,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得到应用,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和广大康复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2 劣势  

1、全国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优质康复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医疗服务较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得较好;城市较农村发展得较好。  

2、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定位不明确,没有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机制。不同层级的康复医疗机构在自身提供服务有限的情况下,层级之间缺乏患者流动、转诊的机制与渠道。  

3、服务能力需要提高,国家政策保障力度不够。目前拥有早期康复介入能力的康复机构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型康复中心。30%的省级中心、40%的市级综合医院和60%的市以下康复中心不具备早期康复能力,以提供传统康复服务为主。  

4、康复专业人员缺乏、机构服务能力较弱。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需要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超过50万人,而从事相关工作的只有数万人,全国仅有40多所大中院校开设康复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只有700多人。  

2.3 机会  

1、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康复医疗服务。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为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指明了方向。  

2、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康复服务需求,康复产业前景可观。康复医学发展始终同社会经济进步紧密联系。当前,我国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0%,另有8500万残疾人和2.7亿慢性病患者。这些数字的背后伴随着巨大的康复医疗需求,为我们发展康复医疗,扩大、延伸康复服务带来难得机遇,也对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医疗体制改革为加强康复医疗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医疗体系改革重点就是逐步形成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控制大型公立医院将稳定期、恢复期患者及时下沉,为康复医疗机构、长期照护机构以及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让出空间。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是综合性医院患者渡过急性期后的重要“出口”,为保证康复医疗机构能够充分发挥接续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政府已经开始了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体系完善工作。  

1.4 挑战  

1、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健康问题挑战。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全球化发展时期,面临的健康问题更为复杂。传染病、慢性病的威胁日益加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职业安全影响更加突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社会安全事件也对医疗卫生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2、缺乏规范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目前,各地政府在建设康复机构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康复机构建设行业标准,部分政府领导者不明确康复机构如何建设,对康复服务机构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解。部分康复机构在具体建设中,机构设置和建设内容混乱,既不符合当地残疾人实际特点,又没有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性,不能充分发挥康复机构在残疾人康复与服务工作中的作用,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康复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康复人才结构不合理、层次布局不平衡。一方面,康复机构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康复人力资源过度集中于综合临床人员,而康复医师以及PT、OT、ST、PO等康复治疗专业比例较低,不能很好满足伤残患者对康复就诊、康复治疗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康复机构护理人员依然不足,开展高质量的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存在一定困难。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不明晰,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大型综合医院、县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能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差,常见病患者涌入城市大医院,导致城市医院功能错位,极大地降低了各类康复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3. 未来发展建议  

3.1 宏观政策  

1、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当前国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很大,老百姓看病就医难,同时,医疗机构和社区的需求也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宏观架构和各个层级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导致一方面,大医院的病人没有出口出不去;另一方面,康复医院和社区的病人缺少入口。因此,今后国家将建设分级医疗的康复医疗体系,明确各个层级康复医疗服务的定位和功能属性,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同时,不同层级的康复医疗服务都要有患者可以在体系中流动、上下的转诊。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中,大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将分别承担疾病的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的治疗。大医院或者三级医院的康复科应立足在急性期病人的早期介入治疗,减少残疾的发生和残疾的程度,同时承担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综合性康复中心以中早期患者康复为主,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康复服务。康复医院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提供专科化、专业化的康复治疗,并应具备其他疾病的一般诊疗、处置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保证医疗安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疾病恢复期患者为主,主要提供康复专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各级医疗体系在康复体系充分发挥各自责任同时,加强医院康复科与社区康复之间的联动,疏通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的“入口”和“出口”,实现患者在体系内的转诊流动,使各级有限的医疗康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 规范机构建设和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  

(1)出台政策,规范建设标准。近期,卫生部已陆续出台了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在内的机构建设标准、指南,还将印发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等文件,进一步严格康复机构建设要求,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康复服务质量。  

(2)制定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在鼓励综合医院和康复机构大力增加康复服务总量、弥补服务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制定诊疗标准、规范、常规,细化专业分工,提升学科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缩小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差距。  

(3)多元办医,引入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康复资源总量不足,今后,国家将鼓励、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规划中要给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为民营康复机构创造公平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疗机构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健康发展,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3、分别实施人才的救急之策和治本之策,加快康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兴起康复机构建设的高潮,康复人才培养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目前,我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缺口达10万人。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水准,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为50万人,缺口更大。因此,我国应从治本与救急两个方面着手, 加快人才培养,以康复治疗师为重点,兼顾其他类型康复人才,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1)治本之策。应增加院校培养康复人才的数量,提高康复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平衡教育与人才使用的供求关系。目前,全国仅有40多所大中院校开设康复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只有700多人,远远不能满足康复机构发展的人才需求,亟待扩大康复学科的院校规模,培养出更多正规学历、系统掌握康复知识的人才种子资源,为康复事业增足后劲,确保康复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救急之策。即对在岗康复专业人员进行毕业后教育和岗位培训,并鼓励其他执业范围的医师通过规范化的转岗培训成为康复科医师,满足当前各地康复机构建设热潮对康复人才“井喷式”的需求。这种培训应当是系统的,能够覆盖全国,并且逐步形成制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已建立运行3年的“中西部地区康复人才远程教育网络”,就为全国康复人才培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康复教育模式。  

4.“抓两头、带中间”,巩固发展康复服务三级辐射网络  

(1)以综合医院康复科为源头,以综合性康复中心和康复医院为中间载体,不断拓展社区康复。以综合医院康复科为源头,建立向基层辐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城乡康复服务体系技术能力,带动社区康复站繁荣发展。  

(2)着重开展区域资源中心型康复机构。充分利用综合医院康复科在急性、亚急性期康复资源平台,打造区域资源中心型康复机构,以龙头带动,形成辐射,促进区域内康复机构的发展。  

5、促进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协同发展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康复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分担费用、抵御风险的作用;推进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转变医务人员激励导向,推动医疗康复机构提升效率、加强管理、控制费用,促进康复服务体系与保障体系协同发展。  

6、规范统一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标准  

当前,国家应尽快针对各级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和统一的建设规范,指导各地正确的开展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把各级康复机构建设成为既适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特点,又能够在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康复服务机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各级机构运营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康复机构的工作内容、功能设置、运营流程的认识,确保各地康复服务机构能够规范管理、科学运营,充分发挥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实质作用,全面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7、建立康复机构平衡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1)加大欠发达地区康复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如国家提高欠发达地区康复机构建设资金转移比例、大型康复机构定点帮扶机构运营管理和康复技术指导、政府项目着重倾斜康复人才培养。  

(2)树立先进典型。在思想认识较好的欠发达地区成功建设康复机构,树立康复机构建设典范,增强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康复工作者的信心,鼓励欠发达地区全力发展康复事业。  

(3)出台统一的政策。制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统一的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政策,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强化地方康复机构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   

(4)加强和完善康复机构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康复事业经费投入机制,并根据事业需要建立重点项目经费投入制度。整合各类康复机构经费内部使用结构,用好有限资金,保证重点项目、急需项目的实施。拓展康复机构发展经费渠道,加大社会资本进入支持力度,从政策上鼓励民营康复机构的发展。  

3.2 资源中心型康复机构建设  

1、加强领军人才与管理骨干培养。  

(1)加强高级专业骨干培养。选派优秀青年骨干出国深造,学习国际先进康复技术,鼓励开展康复科研,努力培养康复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领军人才,带动学科整体发展。  

(2)持续开管理干部培训。不断改进康复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运营效率,利用有限的康复资源满足更多的伤残患者康复需求。2012年5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国际残疾管理标准委员会(IDMSC)签订了协议,中国成为了第22个会员国,可为全国残联系统提供良好的管理人才培养平台。  

2、学院型中心建设  

学院型康复机构建设应以领军人物及骨干人才为核心,康复医疗质量为根本,科研水平为发展竞争力,教学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源头,机构硬件设施为发展支撑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康复医疗技术等多层面做精做深,形成机构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1)学院型康复研究中心建设内容 

 1)学术梯队建设:包括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学术队伍的组建。  

2)学术条件的建设:包括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建设、实习或研究基地建设。  

3)学术管理制度的建设:包括组织学习制度、成果评价鉴定制度。  

(2)学院型康复机构建设的要素  

学院型康复机构建设的要素主要包括:战略定位、学科评估、学科带头人、研究平台、康复资源中心的辐射作用等几个方面。  

3、创新管理体制,激发机构活力  

探讨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建立理事会制度、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了医院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运行新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决策有群众,医院理事会聘用社区居民、患者代表等外部理事,行使包括聘任院长在内的权利;二是执行由院长,院长负责执行理事会的集体决策;三是监督靠政府,市医管局派出监事,对医院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4、完善简政放权、多劳多得的微观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公立医院的补偿、监管政策,简政放权,推动康复机构探索建立与医疗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医生薪酬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科学调整医务人员待遇,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总之,未来几年是康复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将康复医疗服务自觉融入医改,努力打造国际化、规范化、多元化、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复机构体系和康复网络,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 201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18012684号 Designed by Wanhu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