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1

6月初,央视开播了聚焦幼升小教育的电视剧《加油!妈妈》。该剧一经推出,让不少家长直呼现实:剧中的五个家庭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不同的教育理念。

有的家庭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搞鸡娃教育,各种补习班安排得满满当当;有的家庭对孩子进行物质上的富养,精神上的放养,把孩子养成了娇滴滴的小公主;还有的家庭并不关注孩子的教育,只将孩子交给学校,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些教育理念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幼小衔接时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在不鸡娃不躺平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根据202149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找到相关线索。

该指导意见指出,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要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不难发现,幼小衔接时期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具体到日常,家长们应培养孩子以下三个方面能力:

培养自主力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没有了生活老师,孩子必须自己独立地进行一系列活动:收拾书包、吃饭、喝水、系鞋带、上厕所、不随意丢放随身物品等。因此,家长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日常生活中可以从给孩子独立整理玩具的机会开始,循序渐进。

此外,较之幼儿园,小学的作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合理的小学生作息,尝试按照小学作息生活、学习,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但是注意,如果过分刻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

培养学习力

基本学习能力并非是学到具体的什么东西,是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这种能力可以在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专注力、理解力、创造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运算能力等。幼小衔接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孩子专注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年幼的孩子由于生理并未发育成熟,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还不够完善,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很难坐在教室听一节35—40分钟的课。因此在专注力的培养方面,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进行,可以在休息日与孩子约定好一个具体的时间段,一起拼图、画画、做手工等,在游戏中培养专注力。

至于学习习惯,则需要家庭给孩子创设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并与孩子进行约定,帮助其养成一回家先完成任务再玩耍的习惯。

培养交际力

幼儿的社交能力是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学校就像是一个迷你的社会,站在小朋友的角度上看,社交能力与就是能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可以“融入集体”。

因此,孩子首先能正确察觉自己的情绪并合理地表达十分重要。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识别孩子产生的各种情绪,耐心倾听,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和产生情绪的原因。

其次,家长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这样孩子才不会时刻以自我为中心。日常可以通过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饲养小动物、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进行。

最后,还要注意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平时可以让孩子多认识些已经上了小学的伙伴,消除其易胆怯、易畏惧的心理。他们也能通过与年长孩子的交流逐渐对小学环境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期待小学生生活的同时积极做好准备。

综合来看,家长虽不直接给孩子教授具体的知识,但却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类能力,而这些能力将会贯穿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在线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