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踏上复工路的您,如何让自己不恐慌?

发布时间:2020-12-18


  经历了这段难熬的时光,一边希望生活能恢复日常,一边又心生恐慌,出门安全吗?防护措施有效吗?会不会被传染?

Q1现在的情境下,有恐慌正常吗?

恐慌情绪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心理应激反应,是主体无法应对客观环境要求,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比如:情绪或生理上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在这次重大疫情中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就是民众恐慌的应激源,由此产生的身心及行为反应都属于人类自我防御的正常心理机制,好比我们在原始森林中碰到一只老虎,产生紧张、心跳加速、逃跑等一系列的恐惧与不适,都属于人们面对重大灾难的一种自然、正常和必要的反应,换言之这也是激发人们追求平安和安全的动力。

Q2除了心里慌慌的感觉,我还能从哪些方面了解恐慌这件事呢?

行为层面

非常、特别、尤其地关注跟疫情有关的信息,一时不见如隔三秋,见了不转浑身难受,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跟疫情在一起,甚至影响了休息,没办法放松和做其他事情;

看到有关医患、无助者的信息,过度共情总流眼泪。

生理层面

出现莫名的身体疼痛;

肠胃功能和睡眠出现与平时不一样的情形;

免疫系统的工作似乎不太正常等等。

认知与情绪层面

易激惹,莫名的想发脾气;

出现过分强烈的抑郁、焦虑或者恐惧的情绪;

注意力下降、记忆力难以集中、时常困惑、迷茫。

交往层面

没有必要的自我隔离,不想与人交往;

常常有自责感,觉得自己没用;

难以给予他人或者接受他人的帮助。

以上种种症状,都是我们面对创伤乃至灾难事件的正常反应,一般来说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但请你注意:如果这些症状中有几项持续超一个月,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你就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能,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Q3做些什么,能帮我更好应对恐慌——应对恐慌小贴士

01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把基本的防护措施做好,这是克服恐慌心理的主要环节。病毒不可见,普通人也无法分辨感染者,这就容易增加人们的恐惧感。对待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它,不怕它,但在战术上必须要重视它。过度的麻痹放松和过度的担忧惊惶都不可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也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盲目的恐慌则会影响我们正确的判断,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当你做到出门戴囗罩、勤洗手和通风,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你就已经为这次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认真做好防护就不必有过度的担心。

02以健康的心态应对疫情

接受自己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个体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不用特地否认和排斥它们。

通过适应性的行为,减轻应激带来的紧张情绪:比如运动、听音乐、保持正常的进食、睡眠和工作作息,增加营养,进行放松训练等。

如果过分紧张、焦虑、出现心理症状,可找人倾诉,必要时请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尽快调整被疫情打乱的生活,适应变化:尽量保持生活正常化和有序,即使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例如被隔离、工作学习暂时中断,也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做一些平常工作学习紧张忙碌而没有时间做的、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情。

保持正性、平衡的健康心态:多关注有利因素,适当减少关注频率,避免因信息过载而引发焦虑。

03 以集体的力量战胜疫情

面对疫情,更需要人们之间互相鼓励,互相信任,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注意多与他人交流:当感到孤立无援时,把情绪表达出来,获得心理支持,使不良情绪很快减弱。

保持人际联系:例如通过电话、微信、QQ、短信等方式和朋友交流,既可以避免病毒的传播,又可以相互鼓励。对患者或隔离中的人,一个电话,一个短信,都可以让他感受关心与爱护,感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

江苏省心理学会防疫心理科普组供稿

资料收集:刘珊阁  翟双

文章撰写:蔡红芳  吴聪灵  应荣华  周丽芳

在线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