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保健园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保健园

你对名字的重要性了解多少?|心专栏

发布时间:2018-12-13

名字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符号,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古埃及人相信,名字是力量源泉。今天,我们的父母依然认为,好名字是孩子人生成功的一半。名字反映长辈对晚辈的期望,表明个体在家族中的辈分和地位。

名字有重要功能,对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名字影响个体自我期望和自我认知,名字代表长辈期望,这种期望被多次重复后,会内化到个体认知和动机系统中去,进而影响心理和行为。名字如经常受到积极评价,就与学业成绩有高的正相关。

 

1.名字对吸引力的影响

名字影响对外表吸引力的知觉。有研究发现,教师对名字吸引力高的学生论文评分比名字吸引力低的学生的论文高。在女性群体中,个体外表吸引力6%的变异可由名字解释。在男性群体中,名字对个体外表吸引力影响不显著。并且人们常在名字基础上推断个体的人格特征,迄今为止,多数研究表明名字影响个体的吸引力。名字在对个体吸引力评定中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在外表知觉之后,名字仍影响个体吸引力的评定,男女被试评定都受名字影响,名字对吸引力评定影响还表现在评定速度上。

 

 

2. 为什么高吸引力名字能给人以更大吸引力?

名字不仅是人的重要标识,还包含大量文化信息。印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人要综合外表知觉和其他信息,形成对人的统一印象。高吸引力名字,常包含反映美好期望或良好特征的字眼,或取此类名字的人少,因而使人觉得新颖。人们一看到这类名字,就倾向于把个体和美好期望及良好特征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吸引力。低吸引力名字,文化信息少,或取此类名字的人太多。人们看到它们时,自然会与俗气、文化素养低等特征联系起来,从而使吸引力降低。在对人知觉时,人的多种信息(性别、年龄、种族、身份等 ) 都会被激活,从而影响评价。

 

3.名字性别倾向与性别不一致会造成什么影响?

千百年来,人们已经形成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名字性别倾向与性别不一致,就是与刻板印象不一致,这样就会使人产生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这些有与自身性别不一致名字的人,生活中也会到麻烦或碰上尴尬场面。如有男性名的女生被分到男宿舍,给取女性名的男生发女澡票等。这些违反刻板印象的名字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他们也常受到他人的嘲笑和贬抑。

虽然人们对有与性别相反名字的人印象总体欠佳,但男性取女性名比女性取男性名效果更差。这一结果可说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同有男性特征的女性比,人们更讨厌有女性特征的男性;与讨厌“假小子”比,人们更讨厌“娘娘腔”。名字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女性名的男性所获评价最差。从小就要求男孩有男孩样,女孩有女孩样。

 

3. 中性化女性名字的“精英现象”


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精英女性的名字有很多都是中性化的,我们若不了解其人,只看名字往往无法判断是男性还是女性,甚至会误认为男性,如都兴林(北京万和颈椎病医院院长)、谢希德(物理学家、教育家、科学院院士)、马忆南(北大法学院教授)、马力(长江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顾向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夏国光(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科医生)、王安忆(著名作家)。就女性而言,中性化名字中的精英比例高于女性化名字中的精英比例。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相当多的中性化女性名字表达志向、信念、道德等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如:夏国光、郭可尊、肖雄、罗飞、王锐。从心理学上看,名字会对名字所有者产生“比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的含义是,被比成龙就会像龙一样地表现;被比成马,就会像马一样地表现,又叫“期待效应”。

父母在名字中期待自己怎么样,自己就会怎么样,至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与之相关的“罗森塔尔效应”也说明了这一点,即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父母寄寓到孩子名字中的期望,本身就有激励作用,会对孩子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孩子的言行或发展结果能达到父母的预期要求。况且名字是孩子本人的标签和身份代码,自己经常写,别人经常叫,这种音形义不断的刺激形成的感情力量和理性力量,潜移默化地激发人要言行中体现它、实现它,以获得名副其实的平衡。

精英女性几乎都是名实相符的。如:吴健雄,以其杰出的贡献获得众多大奖,被称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这些称号是对她名字“健雄”的最好注释。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

 


因此,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对新生宝宝名字真的不能随便取,它不仅寄托了父母对他的美好愿景,还有可能影响它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发展前景呢。

 

这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1]寒吴霜,陈俊霖,林俊利,刘力.名字与性别的人际吸引机制:性别角色评价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4):596-600+595.

[2]苏红,任孝鹏.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05):879-887.

[3]刘慧英.中性化女性名字探析[J].文化学刊,2011(06):106-111.

[4]张积家,刘红艳,叶倩仪.名字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6(02):127-134+147.

[5]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04):59-61.



在线客服
Baidu
map